“寻找桫椤王”——西坝桫椤峡谷“新王加冕”
近日 在西坝桫椤峡谷中 万千桫椤里诞生出了新的王者 “随着原‘桫椤王’的离去,峡谷中万千桫椤正等待着新一代王者的诞生。”前期,由西坝镇发起的“寻找桫椤王”活动,招募了10名户外徒步爱好者。 近日,由西坝镇党委、政府主办,西坝桫椤峡谷旅游专业合作社承办的“寻找桫椤王”桫椤峡谷生态探秘之旅圆满结束,10名户外徒步爱好者(户外摄影爱好者、植物学专业大学生),与合作社社员代表一行深入桫椤峡谷腹地,在植物学专家的指导下,寻找到了新的“桫椤王”。 寻找路线从桫椤峡谷2号门出发,下九道拐,沿溪流深入峡谷,途径原桫椤王、犀牛沱、灵芝崖、一线天等地,最终抵达1号门,全程约8公里。植物学专家李策宏老师沿途为大家做指导,生动讲解了桫椤“树裙”、板状根、气生根、多头桫椤等特殊形态的成因与功能。在徒步过程中,大家还陆续发现了黑桫椤、掌裂叶秋海棠、中国石龙子以及多种菌类,识别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观音座莲蕨。活动参与者吕家乐说:“通过这次活动,认识了很多同样热爱徒步,热爱生活的朋友们,同样非常荣幸可以与四川省自然资源科学研究院工程师李老师交流学习。通过这场生动的实践课,我们一同见证了桫椤峡谷丰饶的自然资源。” 【气生根】 【板根】 【黑桫椤】 【双头桫椤】 #观音座莲蕨 #匐地卷柏 #掌裂叶秋海棠 #树舌 #白痣珈蟌 #中国石龙子 经过一路探寻,一行人员发现几十株隐匿于峡谷边缘的桫椤,经过现场测量,其中,有一株高达10米的桫椤,胸径0.28米,冠幅达3米,根系完美,“树”干笔直挺拔,经植物学家现场判断,“树”龄至少有一百年,综合测量数据,生长潜力,健康状态等因素,活动组一致评议,该株桫椤被认定为新一代“桫椤王”。 活动参与者袁伦丽说:“这次徒步不仅是一次体力的挑战,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我们寻找的不仅是一棵植物,更是一种生命韧性的象征。新旧桫椤王的更替,仿佛是大自然在以自己的方式告诉我们:生命总会找到延续的路径,而我有幸成为见证者之一。” 桫椤作为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其生长环境具有高度特异性,生长适温为15-25℃,宜生长在排水良好、腐殖质丰富的酸性培养土。作为“植物活化石”,桫椤群落的存续不仅是生态优良的指示标,更是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对象。西坝桫椤峡谷占地约2300余亩,峡谷内自然生长着十万余株桫椤,同时还分布着多种珍稀蕨类与藓类植物,共同构成层次丰富、生态完整的荫生植被系统,已成为乐山周边备受青睐的徒步胜地。 下一步,西坝镇将制定专项保护方案,对新晋“桫椤王”及其周边实施生态保护和动态监测,系统开展物种普查与科普宣传,推动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协同发展,立足“非遗+生态”,积极探索美食与生态相结合的文旅发展道路。 当前正值汛期,暴雨频发,山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为确保游客安全,西坝桫椤峡谷风景名胜区现暂停对外开放,请计划前来游览的游客及时调整行程,待安全隐患全面排查并消除后,新晋“桫椤王”将以更加生机盎然的姿态与您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