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共生 和美乐山
5月22日,西南地区首次朱鹮野化放飞活动在沐川县湿地公园举行,12只人工繁育的朱鹮振翅翱翔,欢快地回归大自然的怀抱。近期,四川马边大风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利用红外相机,成功拍摄到今年首段大熊猫带崽的珍贵视频影像。经科研团队40年接力守护,被誉为“植物界大熊猫”的峨眉拟单性木兰,从野外仅存70株发展到如今人工培育3500株,于近期迎来盛花期……这些珍稀动植物纷纷“亮相出圈”,为乐山生态投下了一张张“信任票”。 沐川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近年来,乐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决策部署,切实扛牢上游责任,全力推动美丽乐山建设,以高品质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八年为“优”。
沐川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上游生态屏障更加牢固。编制实施《乐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及11个县(市、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2210.33平方公里,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2.5万亩。持续开展“绿盾”行动,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排查整治生态破坏问题,2024年完成营造林42.28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61.09%。
市林业园林局 供图
绿色转型步伐加快。印发《乐山市碳达峰实施方案》,完善“1+N”政策体系,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产业、能源和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乐山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晶硅光伏、钒钛钢铁、稀土新材料入围四川省第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全钒液流电池、核医药产业入选全省产业新赛道名单,全市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减污降碳协同试点工作通过生态环境部验收。
市林业园林局 供图
污染防治成效显著。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工业企业环保绩效提升、秸秆综合利用等“六大攻坚战”,今年一季度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排位提升幅度全省第一。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实施岷江流域水质管控和小流域攻坚行动,国省考核断面水质连续3年全部达标率100%。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统筹推进农用地、建设用地、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有序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连续4年达到100%。
项目申报走在全省前列。围绕美丽乐山建设,积极开展超长期国债、地方专项债等重大项目包装申报,在生态环境领域专项债申报通过15个、总投资52.18亿元、申请资金18.87亿元,均为全省生态环境系统第一。峨眉山市、金口河区先后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市(区),沐川县创建为国家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市中区、峨眉山市、犍为县、峨边彝族自治县创成省级生态县。
如今的乐山,一幅万物共生、和美共融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未来,乐山将继续砥砺前行,向科技要环保、用项目助环保、借金融促环保,全面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闻者向往、来者依恋、居者自豪的幸福美丽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