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乐山心连心服务“热爱乐山好市民”典型公益案例展播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市民参与公益事业和社会治理的积极性,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氛围,市委宣传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市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市心连心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乐山心连心服务2024年度“热爱乐山好市民”十大典型公益案例评选活动。此次评选活动在办理单位组织初审推荐的基础上,经社会各界和媒体代表评议,有20件典型案例进入提名。现对典型案例进行展播。 贴上“食安封签” 守护舌尖安全 事件内容:外卖食品从商户到买家,需经过打包、配送、放置等流程,为确保配送过程中的食品安全,建议监管部门让全市有外卖业务的商户都使用封口贴。 办理情况:民以食为天,食品除了营养味道,安全更是重中之重。为了提升外卖食品的安全性,市市场监管局鼓励支持乐山市餐饮协会发布绿色餐饮外卖规范,加强对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管理,创新推出“食安封签”,该“封签”一旦贴上就不容易撕下来,属于一次性使用设计。按照规定,外卖投递前,店主就要将食安封签在外包装上贴好,然后才交给快递员进行投递,整个过程中快递员在不损伤外卖外包装的情况下无法和外卖进行接触,避免了外卖在投递过程中出现污染。已累计投放35万余枚,实现网红店使用“食安封签”全覆盖。 办理单位:市市场监管局 优化公交线路 市民乐享其“乘” 事件内容:“市人民医院搬迁是好事情,但我连公交车都挤不上去,建议增加些到医院的公交车次嘛。”市人民医院搬迁到高新区后,就医条件更好了,群众交口称赞,可随之而来的公共交通运力不足问题也逐渐显现。 办理情况:公共交通是一个城市发展和市民出行的重要基础保障,是市民的关心事、身边事。市交通运输局收悉分析相关诉求后,组织市道路运输服务中心、公交公司进行实地调研,记录乘客流量,问询市民需求,制定优化方案,开行27路连接新老院区,在10路、25路增投运力压缩发车间隔,解决市民到市人民医院就医等出行需求。同时,还结合公交线路规划和市民意见建议,完成215个公交中途站提升改造、加装458个不锈钢座凳、安装47个电子站牌,进一步提升市民、游客候车体验。 办理单位:市交通运输局、乐山公交公司 事件内容:2024年10月,多位市民向乐山12345心连心服务热线反映,慧园街临时农贸市场是上世纪90年代自发形成的露天占道经营的农贸市场。市场商户有上百家,摊位遍布慧园街、郑铺巷、东坡路,每天早上4点左右开始营业,持续到晚上8点左右,虽然为市民提供了方便,但也对交通和市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 办理情况:直面痛点,根除“顽疾”,取缔临时占道摊位,城市市容环境显著提升,交通秩序更加畅通。2024年11月28日,慧园街临时市场正式取消,摊位搬迁至新建慧园街农贸市场。市中区政府、市城投集团出动450余人,使用中型挖机2台、铲车1台、垃圾清运车辆10台对临时市场进行围挡设置、摊台拆除、垃圾清运、路面清洗和市场摊铺搬迁。同时,中心城区加大农贸市场规范和建设,演武街农贸市场搬迁、肖坝便民市场改造升级,市民购物环境明显改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 办理单位:市中区、市住房城乡建设局 市人民医院搬迁 市民就医更便捷 事件内容:“现在只有眼科搬过去了,市人民医院好久能全部搬到高新区去?白塔街太堵了,医院环境也该提升了。”2024年7月市民来电,建议加快市人民医院搬迁进度,尽快解决市民停车难、看病难的问题。 办理情况:提升就医环境不仅能提高医疗救治的效率,还能让患者及家属感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市卫生健康委会同市人民医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搬迁进度安排,在乐山高新区相关单位的配合下,经过前期的周密筹备与精心规划,市人民医院相关科室搬迁至高新院区顺利完成,2024年12月23日正式整体投用。搬迁后的人民医院布局更优化、学科更精进,实现从“病人围着医生转”向“医生围着病人转”的全新就医模式转变。改善百姓就医条件,针对市民普遍关心的交通停车问题,高新院区也做了进一步的优化升级,规划地下车位约2500个、地上车位约600个。 办理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人民医院